灭火器检修灌装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灭火器检修灌装

新联电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2-07 作者: 灭火器检修灌装

  报告期内,公司主体业务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用电云服务、电力柜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是国内主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厂商之一,具有深厚的技术和行业积累。公司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提供从主站系统、通信组网到终端采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产品有主站系统、专变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等终端设备,并承建了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电数字化、自动化的有力支撑,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最终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对加强电力保障、推进有序用电、实现“限电不拉闸”等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负荷不再单纯从电网获取电能,配电网呈现供电多元化的特征。基于智能用电技术,以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商用空调、工业用户为主体的源网荷储互动是维持系统功率与电量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配电系统未来运行控制的关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力负荷管理作用将提高到新的高度。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化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的双轮驱动转型,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需求侧服务成为各地电网企业积极探索的新业务方向。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销售对象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他的下属成员企业为主,主要以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以销定产。

  公司运用多年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积累,围绕国家政策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电能服务行业,开展了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包括网上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建设、线下服务网点建设、用户侧设备生产及安装,直接服务于各个用电企业。通过在用户侧安装监测设备,实现对企业配电分路或关键设备的用电数据采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用户系统主站托管到云端,为用户低成本建设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并利用系统大数据,为用户更好的提供配电房运维、节约能源改造、需求响应、综合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业务,实现企业用能的经济、安全、高效。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的用户无需购买设备,由企业来提供设备,进行勘查、方案设计、安装、运维等服务,用户只需支付服务费就能获得相应的数据服务。公司通过授权线下服务商的形式在多个省市建立了线下服务网点,对线下服务商提供培训、体系建设、业务指导等,线下服务商在公司的各种体系支撑下,负责现场勘查、设施安装、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中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采用部署在用户现场的各类传感器,通过综合组网技术,对电、水、气(汽)、热等能源数据来进行自动采集;通过对各项能源数据在线监测和分析,准确、直观地把握企业的能源消耗,通过种种用能分析模型,发现用能中的漏损和节能潜力。智能用电云服务中的限电管理功能在企业面临限电时,可对企业用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便于企业合理的安排用电负荷,保证主要产线的运转,实现停机不停线,避免因超负荷而被整体限电。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对企业节能减排乃至企业碳排放监测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公司积极开拓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的市场应用,将项目运用到环保领域,通过对企业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用电数据、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控,提升环保部门环境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成本解决“全过程监测”的规模化推广难题。企业能够及时了解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工况,做到自查自纠,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公司在环保监测领域持续创新,推出了餐饮废气监测平台、生态环境治理协作协同平台等,向环保监督管理的机构及企业用户更好的提供多方位的数据服务及解决方案。

  电力柜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瑞特电子拥有全自动数控冲床、钣金柔性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折弯机、机器人焊接、自动静电喷涂生产线等多台套先进的加工制造设备,具有很强的制造加工能力,同时具备专业的屏柜配线生产能力,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电力屏柜制造商之一。电力柜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配电柜、充电桩等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按照每个客户技术方面的要求,按订单组织生产,以销定产。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的厂家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可提供从主站系统、通信组网到终端采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承建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具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能力。公司对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核心技术,参与用电信息采集企业标准、能效监测国家及行业标准、电力需求响应国家及行业标准等多项标准的制定,参与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泛在电力物联网有关标准、规范制定和技术方案的验证、确认。

  公司拥有智能用电云服务的云平台开发、平台建设、数据分析、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现场安装、系统运维等完整的系统建设能力。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具备10万用户以上的接入能力,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暨产品技术鉴定,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分布式数据库算法、微功率无线自组网通信技术、一二次融合测量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环保监测服务平台作为“集成电路、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研发技术项目”创新典型,获得江苏省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奖励,“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环保监测服务平台”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科技奖”二等奖。

  公司不断拓展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的应用领域,在云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水平衡在线监测系统、餐饮废气监测平台、生态环境治理协作协同平台等多个应用系统,向环保监督管理的机构及企业用户更好的提供多方位的数据服务及解决方案。

  公司致力构建用户侧管理系统集成平台,通过配用电监测、需求响应等基础业务,群聚空调管理、负荷管理、应急电源管理等延伸服务,破解原有分散独立部署各类系统导致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难题,通过“数据复用+群聚应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一站式能源综合服务。

  企业具有数据监测与服务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在大数据采集和信息化服务上具有优势。公司2021年度被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评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一级机构”。公司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始终将数据质量作为系统推广与应用的重中之重,在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强化项目的勘察、安装、运维管理,公司拥有线个省市,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准确、及时、持续,使用户得到优质的数据服务,数据质量在行业中受到用户的好评。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电网数据智能采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密切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加强研发,确保公司在相关领域保持技术优势。公司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奖。在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2年度评价中公司获评“优秀”。

  公司具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系列新产品,产品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领域居于行业领先水平,拥有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做出快速和高效的响应。

  公司凭借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长期形成的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独立研发出“小型智能电力采集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全、施工易等特点,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司不断的提高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的市场应用价值,推出环保设施工况用电监测系统等,实现低成本、广覆盖,为环保部门解决了环保设施运行工况监管的难题,提升监管效率,降低巡查成本。公司受邀参与编写了《江苏省工业污染源(废气)工况用电监测技术指南》。

  公司有着多年的行业经验,慢慢地增加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使得公司具备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优质的客户资源,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碳足迹管理体系认证等,产品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了国内电力市场的广泛认可。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多地推广使用,得到用户认可。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随公司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在研发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集聚了很多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技能突出、结构符合常理、凝聚力强的优秀团队。同时,通过高等院校进修、专业机构培训等多种方式逐步的提升员工素质,强化管理团队和研发梯队建设,公司制定短期和长期激励政策,留住优秀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保持核心团队的长期稳定,为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目前公司主要营业业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服务于智能电网,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产品的需求一方面高度依赖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受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客户发展的策略的影响。如果未来国家电力行业政策体制发生变化,或者主要用户的经营战略发生调整,公司的发展将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策:公司高度关注行业政策走向和市场变动情况,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积累,紧跟客户的真实需求,及时作出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业务推广,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主营业务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对公司的产品质量、价格、研发、服务和市场开拓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公司在产品创新、研发技术等方面有着行业优势,但若公司未能持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将有可能是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对策:公司将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保持在行业技术的前列,走出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动市场销售和收入增长的良性发展道路。创新销售模式,加强销售网络和销售队伍的建设,逐步提升公司营销实力。向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高品质的产品,完善售前售后服务,提升服务的效率和专业化,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随着公司新业务拓展和战略转型,公司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补充更多的技术、管理和营业销售人员。虽然公司已拥有一支创新研发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队伍,但不排除存在核心技术人员、营销骨干流失以及人才不足的风险。

  对策: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健全、存在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并对人才的引进、留用、激励和培养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公司将加强完善人才激励手段和绩效考核体系,依据业务发展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

  虽然公司广泛征集资金投资项目智能用电云服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公司也对该募投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但在实施及经营过程中,不能完全排除因宏观经济波动、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变化、技术发展更新、新业务市场推广没有到达预期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募投项目收入和利润等存在不能按预期实现的风险。

  对策:公司将关注国家政策和市场动态,加大产品研制和市场开拓的力度,同时,积极拓展智能用电云平台的服务领域,充分的发挥云平台的价值。

  公司持有较多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实物资产,因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实物资产的投资损益及公允市价变动损益的波动较大,投资的实际收益不可预期,将对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策:公司制定了证券投资管理制度,对投资的范围、原则、审批权限、执行程序及责任人、风险控制措施、信息公开披露等方面均作了详细规定。同时,关注经济发展形势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并适时介入,通过合理配置投资产品,适当分散投资等控制投资风险。

  “深”走访提质量第6期丨深市公司“排忧解难”正当时 各级部门已上门“会诊”80余家深市公司推动破解发展难题

  2月7日晚间公告集锦:“增持回购潮”延续 华东医药拟建生物创新智造中心项目

  飞行汽车产业化迎来临界点,龙头概念股连续涨停,机构扎堆看好8股增长潜力

  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7万辆和72.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2.9%和38.8%

  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7万辆和72.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2.9%和38.8%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新联电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2-07 作者: 灭火器检修灌装

  报告期内,公司主体业务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用电云服务、电力柜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是国内主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厂商之一,具有深厚的技术和行业积累。公司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提供从主站系统、通信组网到终端采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产品有主站系统、专变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等终端设备,并承建了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电数字化、自动化的有力支撑,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最终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对加强电力保障、推进有序用电、实现“限电不拉闸”等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负荷不再单纯从电网获取电能,配电网呈现供电多元化的特征。基于智能用电技术,以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商用空调、工业用户为主体的源网荷储互动是维持系统功率与电量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配电系统未来运行控制的关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力负荷管理作用将提高到新的高度。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化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的双轮驱动转型,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需求侧服务成为各地电网企业积极探索的新业务方向。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销售对象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他的下属成员企业为主,主要以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以销定产。

  公司运用多年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积累,围绕国家政策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电能服务行业,开展了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包括网上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建设、线下服务网点建设、用户侧设备生产及安装,直接服务于各个用电企业。通过在用户侧安装监测设备,实现对企业配电分路或关键设备的用电数据采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用户系统主站托管到云端,为用户低成本建设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并利用系统大数据,为用户更好的提供配电房运维、节约能源改造、需求响应、综合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业务,实现企业用能的经济、安全、高效。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的用户无需购买设备,由企业来提供设备,进行勘查、方案设计、安装、运维等服务,用户只需支付服务费就能获得相应的数据服务。公司通过授权线下服务商的形式在多个省市建立了线下服务网点,对线下服务商提供培训、体系建设、业务指导等,线下服务商在公司的各种体系支撑下,负责现场勘查、设施安装、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中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采用部署在用户现场的各类传感器,通过综合组网技术,对电、水、气(汽)、热等能源数据来进行自动采集;通过对各项能源数据在线监测和分析,准确、直观地把握企业的能源消耗,通过种种用能分析模型,发现用能中的漏损和节能潜力。智能用电云服务中的限电管理功能在企业面临限电时,可对企业用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便于企业合理的安排用电负荷,保证主要产线的运转,实现停机不停线,避免因超负荷而被整体限电。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对企业节能减排乃至企业碳排放监测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公司积极开拓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的市场应用,将项目运用到环保领域,通过对企业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用电数据、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控,提升环保部门环境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成本解决“全过程监测”的规模化推广难题。企业能够及时了解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工况,做到自查自纠,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公司在环保监测领域持续创新,推出了餐饮废气监测平台、生态环境治理协作协同平台等,向环保监督管理的机构及企业用户更好的提供多方位的数据服务及解决方案。

  电力柜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瑞特电子拥有全自动数控冲床、钣金柔性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折弯机、机器人焊接、自动静电喷涂生产线等多台套先进的加工制造设备,具有很强的制造加工能力,同时具备专业的屏柜配线生产能力,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电力屏柜制造商之一。电力柜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配电柜、充电桩等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按照每个客户技术方面的要求,按订单组织生产,以销定产。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的厂家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可提供从主站系统、通信组网到终端采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承建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具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能力。公司对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核心技术,参与用电信息采集企业标准、能效监测国家及行业标准、电力需求响应国家及行业标准等多项标准的制定,参与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泛在电力物联网有关标准、规范制定和技术方案的验证、确认。

  公司拥有智能用电云服务的云平台开发、平台建设、数据分析、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现场安装、系统运维等完整的系统建设能力。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具备10万用户以上的接入能力,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暨产品技术鉴定,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分布式数据库算法、微功率无线自组网通信技术、一二次融合测量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环保监测服务平台作为“集成电路、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研发技术项目”创新典型,获得江苏省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奖励,“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环保监测服务平台”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科技奖”二等奖。

  公司不断拓展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的应用领域,在云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水平衡在线监测系统、餐饮废气监测平台、生态环境治理协作协同平台等多个应用系统,向环保监督管理的机构及企业用户更好的提供多方位的数据服务及解决方案。

  公司致力构建用户侧管理系统集成平台,通过配用电监测、需求响应等基础业务,群聚空调管理、负荷管理、应急电源管理等延伸服务,破解原有分散独立部署各类系统导致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难题,通过“数据复用+群聚应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一站式能源综合服务。

  企业具有数据监测与服务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在大数据采集和信息化服务上具有优势。公司2021年度被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评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一级机构”。公司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始终将数据质量作为系统推广与应用的重中之重,在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强化项目的勘察、安装、运维管理,公司拥有线个省市,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准确、及时、持续,使用户得到优质的数据服务,数据质量在行业中受到用户的好评。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电网数据智能采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密切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加强研发,确保公司在相关领域保持技术优势。公司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奖。在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2年度评价中公司获评“优秀”。

  公司具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系列新产品,产品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领域居于行业领先水平,拥有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做出快速和高效的响应。

  公司凭借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长期形成的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独立研发出“小型智能电力采集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全、施工易等特点,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司不断的提高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的市场应用价值,推出环保设施工况用电监测系统等,实现低成本、广覆盖,为环保部门解决了环保设施运行工况监管的难题,提升监管效率,降低巡查成本。公司受邀参与编写了《江苏省工业污染源(废气)工况用电监测技术指南》。

  公司有着多年的行业经验,慢慢地增加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使得公司具备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优质的客户资源,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碳足迹管理体系认证等,产品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了国内电力市场的广泛认可。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多地推广使用,得到用户认可。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随公司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在研发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集聚了很多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技能突出、结构符合常理、凝聚力强的优秀团队。同时,通过高等院校进修、专业机构培训等多种方式逐步的提升员工素质,强化管理团队和研发梯队建设,公司制定短期和长期激励政策,留住优秀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保持核心团队的长期稳定,为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目前公司主要营业业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服务于智能电网,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产品的需求一方面高度依赖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受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客户发展的策略的影响。如果未来国家电力行业政策体制发生变化,或者主要用户的经营战略发生调整,公司的发展将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策:公司高度关注行业政策走向和市场变动情况,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积累,紧跟客户的真实需求,及时作出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业务推广,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主营业务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对公司的产品质量、价格、研发、服务和市场开拓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公司在产品创新、研发技术等方面有着行业优势,但若公司未能持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将有可能是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对策:公司将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保持在行业技术的前列,走出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动市场销售和收入增长的良性发展道路。创新销售模式,加强销售网络和销售队伍的建设,逐步提升公司营销实力。向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高品质的产品,完善售前售后服务,提升服务的效率和专业化,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随着公司新业务拓展和战略转型,公司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补充更多的技术、管理和营业销售人员。虽然公司已拥有一支创新研发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队伍,但不排除存在核心技术人员、营销骨干流失以及人才不足的风险。

  对策: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健全、存在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并对人才的引进、留用、激励和培养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公司将加强完善人才激励手段和绩效考核体系,依据业务发展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

  虽然公司广泛征集资金投资项目智能用电云服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公司也对该募投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但在实施及经营过程中,不能完全排除因宏观经济波动、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变化、技术发展更新、新业务市场推广没有到达预期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募投项目收入和利润等存在不能按预期实现的风险。

  对策:公司将关注国家政策和市场动态,加大产品研制和市场开拓的力度,同时,积极拓展智能用电云平台的服务领域,充分的发挥云平台的价值。

  公司持有较多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实物资产,因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实物资产的投资损益及公允市价变动损益的波动较大,投资的实际收益不可预期,将对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策:公司制定了证券投资管理制度,对投资的范围、原则、审批权限、执行程序及责任人、风险控制措施、信息公开披露等方面均作了详细规定。同时,关注经济发展形势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并适时介入,通过合理配置投资产品,适当分散投资等控制投资风险。

  “深”走访提质量第6期丨深市公司“排忧解难”正当时 各级部门已上门“会诊”80余家深市公司推动破解发展难题

  2月7日晚间公告集锦:“增持回购潮”延续 华东医药拟建生物创新智造中心项目

  飞行汽车产业化迎来临界点,龙头概念股连续涨停,机构扎堆看好8股增长潜力

  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7万辆和72.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2.9%和38.8%

  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7万辆和72.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2.9%和38.8%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