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独家系列报道】中国机床民企在行动——湖南篇(四)金岭股份

发布时间:2023-11-28 作者: 新闻中心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有多少人说“隔行如隔山”,就会有多少人说“触类旁通”。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纳米研磨智能装备到工业母机,从广州到长沙,雷立猛先生带着他的自信以及抱负,跨行又跨界,担任湖南金岭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岭股份”)董事长,并成功地将一个65年历史的机床老品牌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用新产品为老品牌企业注入新生命。

  雷立猛先生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在专门干船舶制漆的中远佐敦公司工作。在这里,他初试身手,从最普通的生产工到技术员,做到生产经理助理等岗位。3年后,他告别第一份工作,加入全球知名粉体设备制造商及湿法纳米研磨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德国耐驰集团,专门从事湿法研磨设备的华南区销售与应用工作。2007年,雷立猛先生创立广州派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派勒”),这是一家专注于混合分散技术、均质乳化技术、干法破碎技术、湿法研磨技术、自动化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陆续推出水性涂料和纳米色浆成套生产线、新能源和新材料成套生产线、在线式锂电池浆料(LIB) 成套生产线、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厂柔性生产线(FMS)等多项科研成果,并成功应用及产业化。

  有道是“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当时间轴转到2015年时,广东派勒与长沙金岭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时名),原本看上去并不会有交集的两家企业,最终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为雷立猛先生后来入主金岭股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金岭股份(前身为国有中一型企业“长沙二机床厂”)创建于1956年,原机械部定点车床生产厂商,参与车床行业标准的制定,曾多次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是长沙市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其主流产品有中、大型数控车床,数控车铣复合机床,高精密数控镗铣床和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碳素行业、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并出口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通过合作,雷立猛先生调研考察了该企业后,进一步探索了长沙的产业优势和投资前景,并看到了湖南的新定位——从过去的“鱼米之乡”到追梦“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最终决定入主金岭股份。

  2017年以来,雷立猛先生认为,高水平发展已成为制造业主流发展趋势。在传统汽车、工程机械行业总体下滑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碳素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3C行业快速地增长,5G时代近在咫尺,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又强调自主可控,这是金岭股份“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通过与德国雷米克斯集团有限公司(LEIMIX GmbH)的战略合作,金岭股份引入了核心技术产品——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研磨抛光机和MAXXMILL品牌在中国进行研制和应用推广。战略合作近二年,新品得以上市。随后,金岭股份一直在优化产品线,并设立了“金岭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展合作,数控复合多功能机床、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等是金岭股份产品的主要研发方向,而多轴化、高效能、智能化则是未来金岭股份产品的发展主轴。

  老品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殊为不易。在全盘接手金岭股份的几年里,雷立猛先生重点整合了企业文化,梳理了产品结构,在产品质量控制上下足了功夫,发挥了集团优势调整组织架构,积极鼓励企业创新。

  比如说企业文化,过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大行其是。整合后,企业文化核心为“严、勤、实、精”。

  对于产品线的梳理,则抱定“一切以需求为导向,从应用角度去做产品升级、产品链延伸”等准则,加强了如斜身车铣复合机床、数控双托板双刀架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整改后,金岭股份围绕智能轴类、盘类柔性生产线等打造产品。

  在人员和组织架构优化上,雷立猛先生将工作做得很细——针对制造业“缺人”现象,金岭股份一方面积极与当地高职院校合作,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一方面号召有共同价值观的流失人才重回金岭;为了让员工增强自身本领,邀请专家到金岭股份开展培训,并提出“不换脑袋就换人”的用人机制;要求企业人才“迎进来,走出去”,引进国外的管理和研发人员,参加业内各大展会,改变了原有团队的观念。

  在产品质量控制上,始终将客户真正的需求作为控制重点。首先,通过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和质量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归类,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部位重点实施产品检验和关键工序控制,针对每一个质量控制点,编制了管理控制流程图、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工艺操作卡、自检表和检验指导书等;其次,严格外协、外购件质量控制,开展第三方质量审核。

  在团队建设方面,金岭股份着重培养团队敏捷、专业、竞合、乐于分享的员工特质,此外积极强化售后服务,迅速提供客户满意的方案,同时确定保证产品及技术的竞争力。此外,金岭股份通过对内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股权激励与在职分红等多项举措,公司的内驱力大大增强。

  截至目前,金岭股份近5年获得130项专利,其中授权48项。2021年第一季度,金岭机床有员工近200人,预计年营收1.5亿元。

  根据现有资源及经营状况,雷立猛先生通过科学分析和预测,为金岭股份制定了五年发展蓝图——3年内营收达到3~5亿元,5年内冲刺IPO。

  据了解,2020年,金岭股份共销售普通车床120多台,数控车床140多台,手机、笔电研磨抛光机108台, 轴类生产线年,金岭股份开始重点推出面向半导体、碳化硅晶片的研磨抛光机MAXXMILL GP1200,目前该单机价格市场指导价超过100万元,同款1800型机器进口价1 000多万元,该产品目前已经可替代进口填补了国产空白。

  另外,受星沙机床有限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启发,金岭股份与华中数控合作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样板工程——智能轴类、盘类的柔性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能轻松实现高速、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并能够将全球各地的生产线的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生产数据、质量数据来进行实时动态的在线监测,并将数据传送到云端,系统对大数据进行发掘和智能分析,为提高生产线的效率,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提供决策依据。该生产线计划申报国家首台(套)产品。

  春有百花秋望月,谈到金岭股份的未来,雷立猛先生觉得应当回到起点——湖南机床工具行业。目前,湖南机床工具行业有鲜明的特色:“小而精”。车、插、拉、刨、铣、磨、镗和加工中心,车磨、车铣、镗铣等复合加工机床,门类齐全、各具优势,没有同质化竞争,这为湖南机床工具行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其中,金岭股份承载了湖南车床生产的重任。因此,金岭股份的未来经营需要有更高的责任心和更广阔的眼界。另外,现有的新兴机床企业多数在过去的国有企业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站在高点上去做机床,金岭股份要做的就是高端产品,也为中国制造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久前,湖南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选举雷立猛董事长为执行副理事长。在湖南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多数企业负责人都是50后、60后,唯有“跨行又跨界”的雷立猛先生只有四十出头。但是,所有的新机都在改革中孕育,雷立猛先生的经历以及目前为金岭股份带来的改变,湖南机床行业未来可期。

  雷立猛认为,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迈进,而我国机床行业也已经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管任务有多艰巨,面临的挑战多严峻,保持奋斗者本色,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所在。

【独家系列报道】中国机床民企在行动——湖南篇(四)金岭股份

发布时间:2023-11-28 作者: 新闻中心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有多少人说“隔行如隔山”,就会有多少人说“触类旁通”。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纳米研磨智能装备到工业母机,从广州到长沙,雷立猛先生带着他的自信以及抱负,跨行又跨界,担任湖南金岭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岭股份”)董事长,并成功地将一个65年历史的机床老品牌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用新产品为老品牌企业注入新生命。

  雷立猛先生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在专门干船舶制漆的中远佐敦公司工作。在这里,他初试身手,从最普通的生产工到技术员,做到生产经理助理等岗位。3年后,他告别第一份工作,加入全球知名粉体设备制造商及湿法纳米研磨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德国耐驰集团,专门从事湿法研磨设备的华南区销售与应用工作。2007年,雷立猛先生创立广州派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派勒”),这是一家专注于混合分散技术、均质乳化技术、干法破碎技术、湿法研磨技术、自动化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陆续推出水性涂料和纳米色浆成套生产线、新能源和新材料成套生产线、在线式锂电池浆料(LIB) 成套生产线、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厂柔性生产线(FMS)等多项科研成果,并成功应用及产业化。

  有道是“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当时间轴转到2015年时,广东派勒与长沙金岭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时名),原本看上去并不会有交集的两家企业,最终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为雷立猛先生后来入主金岭股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金岭股份(前身为国有中一型企业“长沙二机床厂”)创建于1956年,原机械部定点车床生产厂商,参与车床行业标准的制定,曾多次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是长沙市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其主流产品有中、大型数控车床,数控车铣复合机床,高精密数控镗铣床和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碳素行业、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并出口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通过合作,雷立猛先生调研考察了该企业后,进一步探索了长沙的产业优势和投资前景,并看到了湖南的新定位——从过去的“鱼米之乡”到追梦“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最终决定入主金岭股份。

  2017年以来,雷立猛先生认为,高水平发展已成为制造业主流发展趋势。在传统汽车、工程机械行业总体下滑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碳素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3C行业快速地增长,5G时代近在咫尺,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又强调自主可控,这是金岭股份“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通过与德国雷米克斯集团有限公司(LEIMIX GmbH)的战略合作,金岭股份引入了核心技术产品——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研磨抛光机和MAXXMILL品牌在中国进行研制和应用推广。战略合作近二年,新品得以上市。随后,金岭股份一直在优化产品线,并设立了“金岭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展合作,数控复合多功能机床、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等是金岭股份产品的主要研发方向,而多轴化、高效能、智能化则是未来金岭股份产品的发展主轴。

  老品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殊为不易。在全盘接手金岭股份的几年里,雷立猛先生重点整合了企业文化,梳理了产品结构,在产品质量控制上下足了功夫,发挥了集团优势调整组织架构,积极鼓励企业创新。

  比如说企业文化,过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大行其是。整合后,企业文化核心为“严、勤、实、精”。

  对于产品线的梳理,则抱定“一切以需求为导向,从应用角度去做产品升级、产品链延伸”等准则,加强了如斜身车铣复合机床、数控双托板双刀架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整改后,金岭股份围绕智能轴类、盘类柔性生产线等打造产品。

  在人员和组织架构优化上,雷立猛先生将工作做得很细——针对制造业“缺人”现象,金岭股份一方面积极与当地高职院校合作,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一方面号召有共同价值观的流失人才重回金岭;为了让员工增强自身本领,邀请专家到金岭股份开展培训,并提出“不换脑袋就换人”的用人机制;要求企业人才“迎进来,走出去”,引进国外的管理和研发人员,参加业内各大展会,改变了原有团队的观念。

  在产品质量控制上,始终将客户真正的需求作为控制重点。首先,通过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和质量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归类,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部位重点实施产品检验和关键工序控制,针对每一个质量控制点,编制了管理控制流程图、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工艺操作卡、自检表和检验指导书等;其次,严格外协、外购件质量控制,开展第三方质量审核。

  在团队建设方面,金岭股份着重培养团队敏捷、专业、竞合、乐于分享的员工特质,此外积极强化售后服务,迅速提供客户满意的方案,同时确定保证产品及技术的竞争力。此外,金岭股份通过对内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股权激励与在职分红等多项举措,公司的内驱力大大增强。

  截至目前,金岭股份近5年获得130项专利,其中授权48项。2021年第一季度,金岭机床有员工近200人,预计年营收1.5亿元。

  根据现有资源及经营状况,雷立猛先生通过科学分析和预测,为金岭股份制定了五年发展蓝图——3年内营收达到3~5亿元,5年内冲刺IPO。

  据了解,2020年,金岭股份共销售普通车床120多台,数控车床140多台,手机、笔电研磨抛光机108台, 轴类生产线年,金岭股份开始重点推出面向半导体、碳化硅晶片的研磨抛光机MAXXMILL GP1200,目前该单机价格市场指导价超过100万元,同款1800型机器进口价1 000多万元,该产品目前已经可替代进口填补了国产空白。

  另外,受星沙机床有限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启发,金岭股份与华中数控合作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样板工程——智能轴类、盘类的柔性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能轻松实现高速、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并能够将全球各地的生产线的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生产数据、质量数据来进行实时动态的在线监测,并将数据传送到云端,系统对大数据进行发掘和智能分析,为提高生产线的效率,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提供决策依据。该生产线计划申报国家首台(套)产品。

  春有百花秋望月,谈到金岭股份的未来,雷立猛先生觉得应当回到起点——湖南机床工具行业。目前,湖南机床工具行业有鲜明的特色:“小而精”。车、插、拉、刨、铣、磨、镗和加工中心,车磨、车铣、镗铣等复合加工机床,门类齐全、各具优势,没有同质化竞争,这为湖南机床工具行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其中,金岭股份承载了湖南车床生产的重任。因此,金岭股份的未来经营需要有更高的责任心和更广阔的眼界。另外,现有的新兴机床企业多数在过去的国有企业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站在高点上去做机床,金岭股份要做的就是高端产品,也为中国制造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久前,湖南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选举雷立猛董事长为执行副理事长。在湖南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多数企业负责人都是50后、60后,唯有“跨行又跨界”的雷立猛先生只有四十出头。但是,所有的新机都在改革中孕育,雷立猛先生的经历以及目前为金岭股份带来的改变,湖南机床行业未来可期。

  雷立猛认为,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迈进,而我国机床行业也已经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管任务有多艰巨,面临的挑战多严峻,保持奋斗者本色,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