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村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不用说不愁吃不愁穿,日常生活也是越来越现代化了:照明用节能电灯,做饭用电饭煲,夏天用空调、电扇降温,冬天用取暖器取暖,空闲时还看看电视玩玩电脑。而在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村里还没有电,大人们做饭坐在锅灶旁边烧着柴草树枝,孩子们晚上读书学习就点上煤油灯,夏天里人们摇着蒲扇纳凉,冬天的人们就蹲在墙角晒太阳。
农村人家的生活方式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很多方面不能离开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电,是电把先进文明美好带进了乡村,带到了我们农村人的身边。
我们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通上电的。我清楚地记得,村里第一次埋电线杆埋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竟然差了一根电线杆,没有电线杆就拉不了电线。村干部向上面要也要不到。全村人都通电了,总不能让我们一家不用电啊。生产队长考虑了一下,就找了一棵跟电线杆差不多高的洋槐树,请了几个村民把洋槐树锯倒抬到我们家,并把它埋在屋角的旁边。这样,我们家才通上了电。
刚通电那会,农村人家用电主要就是照明。渐渐地,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户收入的增多,村里就有人家买了电视机。不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一句顺口溜:天一黑,电就没;电来了,人睡着。这句顺口溜是形容那时用电很紧缺的。照明还好说,停电了就点上煤油灯照明。可对于有电视机的人家看电视就带来麻烦,一部好的电视剧像《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这类人们爱看的,大家看到精彩处,突然电视屏幕一黑,什么都没有了。看电视的人等啊等,有时好不容易等到电来了,再打开电视一看,已经是电视剧的片尾曲了,屏幕上打着“要看下集明天再见”。有时等到半夜,屏幕上只有“再见”二字。也许是电紧张,那时的电费价格相当高,一度电有一块多甚至更多。因此,一些人家又几乎不敢用电,一家只装一两个电灯泡,电灯泡的功率一般是15瓦的,一个月至多用两三度电。如有电视机的人家一个月用上十几度电那就是“用电大户”了。
缺电少电,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外,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麻烦。记得有一年发大水,生产队所有的农田都进了水,就连棉花这样最害怕水淹的农作物都只剩下头顶露在水面。当时村里还没有电灌站,生产队里仅有的一台12马力柴油机水泵日夜不停地排涝也无济于事,最终人们的担心变成现实,家家户户种植的棉花几乎都被水淹死。村里通上电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一个电灌站。但遗憾的是,因为供电不正常,到了插秧时节,这个电灌站也异常工作,生产队里几百亩土地只能断断续续地上水,村民们为了抢先上水常常找干部闹矛盾。
庆幸的是,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对电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三农”,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设施不断得到更新。就说我们村吧,这些年供电线杆的高度慢慢的变高,以前的有5米、7米,现在改造成了10米高;架在电线毫米的,现在用上了十几毫米的;原来电线是裸线,现在改成了皮线,用电更加安全;原来的变压器数量少功率小,现在到处架着变压器,变压器的功率又很大;原来农户只能用220伏的照明单相电,现在能用上380伏的三相加工电了。反正,每一次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条件就得到了一次改善和提高,我们农民就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现在,我们农村天天不停电,电量充足电压平稳。农民最关心的电价也降了,由一度一块多钱降到了几角钱大家都能承受。即使是生活困难的低保家庭,政府还给用电补贴。正因为这样,如今我们农民既能安心用电也更舍得用电了。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饭煲、电视机、电磁炉、电冰箱、电脑、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人们想什么时候看电视就什么时候看电视,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可以说农家已跟城里人一样实现了“家庭电器化”了,每个月用上几十块钱的电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农村供电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几年,村里新建了十几座电灌站,有的一个村民组就有两三座,人们种地不用愁,灌溉排涝半天时间就能搞定。许多农家还有自己的动力用电设备,如电动粉碎机、小型水电泵、电焊机等,办起了家庭粮食加工厂、小型木材加工厂、养猪场、养鸡场,搞起了塑料大棚等等,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现在,政府的供电部门服务态度也真好,哪家新建了房屋需要安装电表,几天内供电部门就来给你办好;刮风下雨哪里供电线路出了故障,只要打个电话,几个小时内供电部门就来维修。
电给我们农家生活带来的变化真是说也说不完,它不正是国家富强发展的标志吗?不正是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标志吗?真的相信,只要坚持的领导,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只要我们每个人辛勤劳动建设国家,我们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如今,农村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不用说不愁吃不愁穿,日常生活也是越来越现代化了:照明用节能电灯,做饭用电饭煲,夏天用空调、电扇降温,冬天用取暖器取暖,空闲时还看看电视玩玩电脑。而在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村里还没有电,大人们做饭坐在锅灶旁边烧着柴草树枝,孩子们晚上读书学习就点上煤油灯,夏天里人们摇着蒲扇纳凉,冬天的人们就蹲在墙角晒太阳。
农村人家的生活方式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很多方面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电,是电把先进文明美好带进了乡村,带到了我们农村人的身边。
我们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通上电的。我清楚地记得,村里第一次埋电线杆埋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竟然差了一根电线杆,没有电线杆就拉不了电线。村干部向上面要也要不到。全村人都通电了,总不能让我们一家不用电啊。生产队长考虑了一下,就找了一棵跟电线杆差不多高的洋槐树,请了几个村民把洋槐树锯倒抬到我们家,并把它埋在屋角的旁边。这样,我们家才通上了电。
刚通电那会,农村人家用电主要就是照明。渐渐地,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户收入的增多,村里就有人家买了电视机。不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一句顺口溜:天一黑,电就没;电来了,人睡着。这句顺口溜是形容那时用电很紧缺的。照明还好说,停电了就点上煤油灯照明。可对于有电视机的人家看电视就带来麻烦,一部好的电视剧像《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这类人们爱看的,大家看到精彩处,突然电视屏幕一黑,什么都没有了。看电视的人等啊等,有时好不容易等到电来了,再打开电视一看,已经是电视剧的片尾曲了,屏幕上打着“要看下集明天再见”。有时等到半夜,屏幕上只有“再见”二字。也许是电紧张,那时的电费价格相当高,一度电有一块多甚至更多。因此,一些人家又几乎不敢用电,一家只装一两个电灯泡,电灯泡的功率一般是15瓦的,一个月至多用两三度电。如有电视机的人家一个月用上十几度电那就是“用电大户”了。
缺电少电,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外,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麻烦。记得有一年发大水,生产队所有的农田都进了水,就连棉花这样最害怕水淹的农作物都只剩下头顶露在水面。当时村里还没有电灌站,生产队里仅有的一台12马力柴油机水泵日夜不停地排涝也无济于事,最终人们的担心变成现实,家家户户种植的棉花几乎都被水淹死。村里通上电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一个电灌站。但遗憾的是,因为供电不正常,到了插秧时节,这个电灌站也不能正常工作,生产队里几百亩土地只能断断续续地上水,村民们为了抢先上水常常找干部闹矛盾。
庆幸的是,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对电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三农”,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设施不断得到更新。就说我们村吧,这些年供电线杆的高度变得慢慢的升高,以前的有5米、7米,现在改造成了10米高;架在电线毫米的,现在用上了十几毫米的;原来电线是裸线,现在改成了皮线,用电更安全;原来的变压器数量少功率小,现在到处架着变压器,变压器的功率又很大;原来农户只能用220伏的照明单相电,现在能用上380伏的三相加工电了。反正,每一次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条件就得到了一次改善和提高,我们农民就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现在,我们农村天天不停电,电量充足电压平稳。农民最关心的电价也降了,由一度一块多钱降到了几角钱大家都能承受。即使是生活困难的低保家庭,政府还给用电补贴。正因为这样,如今我们农民既能安心用电也更舍得用电了。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饭煲、电视机、电磁炉、电冰箱、电脑、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人们想何时看电视就何时看电视,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可以说农家已跟城里人一样实现了“家庭电器化”了,每个月用上几十块钱的电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农村供电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几年,村里新建了十几座电灌站,有的一个村民组就有两三座,人们种地不用愁,灌溉排涝半天时间就能搞定。许多农家还有自己的动力用电设备,如电动粉碎机、小型水电泵、电焊机等,办起了家庭粮食加工厂、小型木材加工厂、养猪场、养鸡场,搞起了塑料大棚等等,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现在,政府的供电部门服务态度也真好,哪家新建了房屋要安装电表,几天内供电部门就来给你办好;刮风下雨哪里供电线路出了故障,只要打个电话,几个小时内供电部门就来维修。
电给我们农家生活带来的变化真是说也说不完,它不正是国家富强发展的标志吗?不正是百姓生活慢慢的变好的标志吗?真的相信,只要坚持的领导,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只要我们每个人辛勤劳动建设国家,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慢慢的美好。
如今,农村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不用说不愁吃不愁穿,日常生活也是越来越现代化了:照明用节能电灯,做饭用电饭煲,夏天用空调、电扇降温,冬天用取暖器取暖,空闲时还看看电视玩玩电脑。而在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村里还没有电,大人们做饭坐在锅灶旁边烧着柴草树枝,孩子们晚上读书学习就点上煤油灯,夏天里人们摇着蒲扇纳凉,冬天的人们就蹲在墙角晒太阳。
农村人家的生活方式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很多方面不能离开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电,是电把先进文明美好带进了乡村,带到了我们农村人的身边。
我们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通上电的。我清楚地记得,村里第一次埋电线杆埋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竟然差了一根电线杆,没有电线杆就拉不了电线。村干部向上面要也要不到。全村人都通电了,总不能让我们一家不用电啊。生产队长考虑了一下,就找了一棵跟电线杆差不多高的洋槐树,请了几个村民把洋槐树锯倒抬到我们家,并把它埋在屋角的旁边。这样,我们家才通上了电。
刚通电那会,农村人家用电主要就是照明。渐渐地,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户收入的增多,村里就有人家买了电视机。不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一句顺口溜:天一黑,电就没;电来了,人睡着。这句顺口溜是形容那时用电很紧缺的。照明还好说,停电了就点上煤油灯照明。可对于有电视机的人家看电视就带来麻烦,一部好的电视剧像《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这类人们爱看的,大家看到精彩处,突然电视屏幕一黑,什么都没有了。看电视的人等啊等,有时好不容易等到电来了,再打开电视一看,已经是电视剧的片尾曲了,屏幕上打着“要看下集明天再见”。有时等到半夜,屏幕上只有“再见”二字。也许是电紧张,那时的电费价格相当高,一度电有一块多甚至更多。因此,一些人家又几乎不敢用电,一家只装一两个电灯泡,电灯泡的功率一般是15瓦的,一个月至多用两三度电。如有电视机的人家一个月用上十几度电那就是“用电大户”了。
缺电少电,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外,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麻烦。记得有一年发大水,生产队所有的农田都进了水,就连棉花这样最害怕水淹的农作物都只剩下头顶露在水面。当时村里还没有电灌站,生产队里仅有的一台12马力柴油机水泵日夜不停地排涝也无济于事,最终人们的担心变成现实,家家户户种植的棉花几乎都被水淹死。村里通上电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一个电灌站。但遗憾的是,因为供电不正常,到了插秧时节,这个电灌站也异常工作,生产队里几百亩土地只能断断续续地上水,村民们为了抢先上水常常找干部闹矛盾。
庆幸的是,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对电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三农”,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设施不断得到更新。就说我们村吧,这些年供电线杆的高度慢慢的变高,以前的有5米、7米,现在改造成了10米高;架在电线毫米的,现在用上了十几毫米的;原来电线是裸线,现在改成了皮线,用电更加安全;原来的变压器数量少功率小,现在到处架着变压器,变压器的功率又很大;原来农户只能用220伏的照明单相电,现在能用上380伏的三相加工电了。反正,每一次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条件就得到了一次改善和提高,我们农民就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现在,我们农村天天不停电,电量充足电压平稳。农民最关心的电价也降了,由一度一块多钱降到了几角钱大家都能承受。即使是生活困难的低保家庭,政府还给用电补贴。正因为这样,如今我们农民既能安心用电也更舍得用电了。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饭煲、电视机、电磁炉、电冰箱、电脑、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人们想什么时候看电视就什么时候看电视,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可以说农家已跟城里人一样实现了“家庭电器化”了,每个月用上几十块钱的电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农村供电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几年,村里新建了十几座电灌站,有的一个村民组就有两三座,人们种地不用愁,灌溉排涝半天时间就能搞定。许多农家还有自己的动力用电设备,如电动粉碎机、小型水电泵、电焊机等,办起了家庭粮食加工厂、小型木材加工厂、养猪场、养鸡场,搞起了塑料大棚等等,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现在,政府的供电部门服务态度也真好,哪家新建了房屋需要安装电表,几天内供电部门就来给你办好;刮风下雨哪里供电线路出了故障,只要打个电话,几个小时内供电部门就来维修。
电给我们农家生活带来的变化真是说也说不完,它不正是国家富强发展的标志吗?不正是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标志吗?真的相信,只要坚持的领导,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只要我们每个人辛勤劳动建设国家,我们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如今,农村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不用说不愁吃不愁穿,日常生活也是越来越现代化了:照明用节能电灯,做饭用电饭煲,夏天用空调、电扇降温,冬天用取暖器取暖,空闲时还看看电视玩玩电脑。而在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村里还没有电,大人们做饭坐在锅灶旁边烧着柴草树枝,孩子们晚上读书学习就点上煤油灯,夏天里人们摇着蒲扇纳凉,冬天的人们就蹲在墙角晒太阳。
农村人家的生活方式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很多方面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电,是电把先进文明美好带进了乡村,带到了我们农村人的身边。
我们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通上电的。我清楚地记得,村里第一次埋电线杆埋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竟然差了一根电线杆,没有电线杆就拉不了电线。村干部向上面要也要不到。全村人都通电了,总不能让我们一家不用电啊。生产队长考虑了一下,就找了一棵跟电线杆差不多高的洋槐树,请了几个村民把洋槐树锯倒抬到我们家,并把它埋在屋角的旁边。这样,我们家才通上了电。
刚通电那会,农村人家用电主要就是照明。渐渐地,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户收入的增多,村里就有人家买了电视机。不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一句顺口溜:天一黑,电就没;电来了,人睡着。这句顺口溜是形容那时用电很紧缺的。照明还好说,停电了就点上煤油灯照明。可对于有电视机的人家看电视就带来麻烦,一部好的电视剧像《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这类人们爱看的,大家看到精彩处,突然电视屏幕一黑,什么都没有了。看电视的人等啊等,有时好不容易等到电来了,再打开电视一看,已经是电视剧的片尾曲了,屏幕上打着“要看下集明天再见”。有时等到半夜,屏幕上只有“再见”二字。也许是电紧张,那时的电费价格相当高,一度电有一块多甚至更多。因此,一些人家又几乎不敢用电,一家只装一两个电灯泡,电灯泡的功率一般是15瓦的,一个月至多用两三度电。如有电视机的人家一个月用上十几度电那就是“用电大户”了。
缺电少电,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外,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麻烦。记得有一年发大水,生产队所有的农田都进了水,就连棉花这样最害怕水淹的农作物都只剩下头顶露在水面。当时村里还没有电灌站,生产队里仅有的一台12马力柴油机水泵日夜不停地排涝也无济于事,最终人们的担心变成现实,家家户户种植的棉花几乎都被水淹死。村里通上电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一个电灌站。但遗憾的是,因为供电不正常,到了插秧时节,这个电灌站也不能正常工作,生产队里几百亩土地只能断断续续地上水,村民们为了抢先上水常常找干部闹矛盾。
庆幸的是,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对电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三农”,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设施不断得到更新。就说我们村吧,这些年供电线杆的高度变得慢慢的升高,以前的有5米、7米,现在改造成了10米高;架在电线毫米的,现在用上了十几毫米的;原来电线是裸线,现在改成了皮线,用电更安全;原来的变压器数量少功率小,现在到处架着变压器,变压器的功率又很大;原来农户只能用220伏的照明单相电,现在能用上380伏的三相加工电了。反正,每一次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的供电条件就得到了一次改善和提高,我们农民就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现在,我们农村天天不停电,电量充足电压平稳。农民最关心的电价也降了,由一度一块多钱降到了几角钱大家都能承受。即使是生活困难的低保家庭,政府还给用电补贴。正因为这样,如今我们农民既能安心用电也更舍得用电了。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饭煲、电视机、电磁炉、电冰箱、电脑、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人们想何时看电视就何时看电视,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可以说农家已跟城里人一样实现了“家庭电器化”了,每个月用上几十块钱的电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农村供电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几年,村里新建了十几座电灌站,有的一个村民组就有两三座,人们种地不用愁,灌溉排涝半天时间就能搞定。许多农家还有自己的动力用电设备,如电动粉碎机、小型水电泵、电焊机等,办起了家庭粮食加工厂、小型木材加工厂、养猪场、养鸡场,搞起了塑料大棚等等,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现在,政府的供电部门服务态度也真好,哪家新建了房屋要安装电表,几天内供电部门就来给你办好;刮风下雨哪里供电线路出了故障,只要打个电话,几个小时内供电部门就来维修。
电给我们农家生活带来的变化真是说也说不完,它不正是国家富强发展的标志吗?不正是百姓生活慢慢的变好的标志吗?真的相信,只要坚持的领导,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只要我们每个人辛勤劳动建设国家,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慢慢的美好。